“高考移民”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现象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、考生众多,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,所以实行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。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,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、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,这被称为“高考移民”。
大体而言,“高考移民”的移入地区分为三类。
一是京、沪等经济水平高而高考录取分数线低的直辖市。
二是海南、安徽等经济水平低且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低的东部省份。
三是海拔高、经济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的西部地区,包括西北和西南省区。中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,有关高考移民的现象愈演愈烈,教育部、各省招考办也采取了多种措施遏制高考移民现象的发生,但所起的作用有限。
在重庆开县,90多名外地高三学生却因一桩高考移民案,多数人可能无缘此次人生大考。
女儿三年前从南阳一所初中毕业后,和不少家长一样,高惠通过一个叫王本善的中间人引荐,认识开县人何小小,在两人的劝说下,为了女儿将来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,高惠花费3.6万元给女儿进行“高考移民”,并将户口迁到开县,在2014年以重庆籍考生的身份参加2014年的全国高考。
但让高惠预想不到的是,三年前为女儿办下的“移民”却成了一颗定时炸弹。不仅3.6万元的“移民费”打了水漂,女儿更是面临回原籍重考的命运。
经相关部门核查,此事涉一起“高考移民案”。多名知情人透漏,此案涉及约90名考生,以河南南阳、濮阳,山东等地油田职工子女为主,每人均交纳了3万元左右的费用。事实上,这并非是重庆发现的首例“高考移民案”。
依据重庆出台的高考政策,何小小等人必须在开县给学生办理学籍,并为家长取得当地的营业执照、稳定住宿等手续,才能达到报名参考的条件。
对弄虚作假的高考考生,一旦查实立即取消当年报考资格,已进入高校学习的要按照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;对在工作中玩忽职守、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,并追究相应责任。
另据悉,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公布有关招生政策、招生计划、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、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、考生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的查询办法、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间安排、征集志愿高校分专业缺额计划等。高校负责在其网站上公布本校招生计划、招生章程、录取结果查询办法。
更多2014年高考培训、高考政策、高考动态、报名时间、高考试题等相关资讯,请点击唯学网中小学教育。